齐齐哈尔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科技课程开发为引领,以“课后三点半”服务改革为抓手,以丰富多彩的科技趣味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优化课后服务质量、搭建创新空间、提升师资队伍等方式为学生营造浓厚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立足信息科技、科学课、综合实践课的三大科普课堂主阵地,向常规教学要效益,重视科普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定期开展科技学科教研活动,锤炼科学教师业务水平,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常规科普课堂成为塑造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高尚的科学人文精神、熏陶良好的科学道德情操的沃土。促进课堂教学与德育活动深度融合,让课后服务时段成为科学课堂的拓展与延伸。
学校推出多方举措、多维策略、多元创新、多管齐下构建科教为先的校园氛围。
一是营造浓厚科技文化环境。学校在教学楼二楼打造了“智造未来”科技长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我国领先世界的、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举办科普影片展映、科普海报创作、科普漫画大赛、科技专家宣讲等多项活动,形成浓厚科技氛围;
二是打造精品科技活动社团。面向一至五年级各年段,要求每个年级至少有两个班级开设机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科技相关社团,目前已开设乐高、小颗粒、编程、机器人等多门科技课程,严格制定授课活动计划,形成低中高阶梯式科普社团课程体系,建立班级社团综合考核机制,将社团活动质量、活动成果与教师工作考核挂钩。实行线上打卡、线下巡视、定期抽查的模块化管理,做到班班有特色、人人有收获。在班级科技社团基础上,把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爱好科技的好苗子选拔出来,组建校级精品科技社团,打造能够代表学校参加大型科技展示、青少年科技赛事的学生队伍。
三是制定家校联动培养计划。邀请和引进社会上的热心公益、关心教育的科普专家、科学教育人才资源,充实我校科教师资队伍,签订人才共享协议,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校和家庭融合联动的机制,特别是发挥家委会、学校家长学校的能动性,发掘在科学教育方面颇有建树的能人家长走进校园,指导学校的科学教育工作、担任社团辅导教师。从落实减负政策、发展素质教育、夯实家庭教育根基的视角,定期开展科教经验的分享与交流活动。
四是实施科学教育课程分级模式。低年级开展小制作、小创作、对动植物、自然现象、科学产品等进行观察、提问、假设、交流和验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中年级开展航模、车模、建模等活动,通过趣味科技和趣味创客为主要内容,围绕提升科技课程的操作性、思考性、变化性、趣味性,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高年级开展小发明、机器人、创意设计、机械探秘以及生产生活中实用器具的制作和改进等实践活动,通过想象设计、观察调研、分析比较、探索求证等手段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三个学段三个层次的课后服务,最终指向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同时要求科技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现代科技成果等开展科技教育课后服务活动。
五是创新驱动科普趣味活动载体。开展“行走间的科普课堂”主题研学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综合实践基地、走进少年科学院、走进甘南县兴十四村的田间地头、温室大棚、走进扎龙湿地开展研学活动;举办“追风少年”陆地车模争霸赛、空天航模竞技赛、趣味科学小实验优质视频作品展示,评选校园红领巾科技小明星等,举办校园科技节,为孩子们搭建优质的锻炼、成长的舞台。
这些实实在在的创新举措,为附小孩子们的美好童心中根植下了科技的种子,必将为孩子们的未来积淀追求卓越、多元发展的软实力。
香港六采资料大全 |今晚必出二肖 |欢迎进入惠泽万人 |港澳六宝大全 |2138太阳诚娱乐官网 |六联联盟 |pg电子娱乐试玩 |美高美游戏官方网 |